HYA553鎧裝市內電話電纜5-2400對 HYA553 物理參數(shù):1. 線芯材質: 純銅2. 標稱對數(shù): 5-2400對3. 導體直徑:銅線直徑為0.32、 0.40、0.50、0.60、0.70、 0.80、 0.90mm;4. 絕緣材料:高密度聚乙烯;5. 絕緣單線:在導線上連續(xù)擠制絕緣材料,采用規(guī)定的10種標準色譜以便識別,并保證電纜的電氣性能;6. 絕緣線對: 把單根絕緣線按照不同的節(jié)距扭絞成對,以zui大限度減少串音,并采用規(guī)定的色譜組合以便識別線對7、纜芯結構:以25對為基本單位,超過25對的電纜按單位組合,每個單位用規(guī)定色譜的單位扎帶繞扎,以便識別不同的單位。100對及以上線對的電纜加有1%的預備線對,但zui多不超過6對。纜芯內的間隙用石油膏填充。8、纜芯包帶:用聚脂薄膜帶繞包。9、屏蔽:用軋紋(或不軋紋)金屬帶,金屬帶縱包于纜芯包帶之外。10、護套:黑色低密度聚乙烯。也可提供雙層護套的電纜。
HYA553鎧裝市內電話電纜5-2400對 HYA553 產品介紹-市內通信電纜|市話通信電纜|通信電纜HYA|充油通信電纜HYAT|自承式通信電纜HYAC|鎧裝 通信電纜HYA53,HYAT53,HYA23,HYAT23|全塑市內通信電纜|HYA通信電纜|HYAT通信電纜|HYAC通信電纜|HYA53通信 電纜|HYAT53通信電纜|HYA23通信電纜|HYAT23通信電纜|通訊電纜HYA|通訊電纜HYAT|通訊電纜HYAC|市內通信電纜HYA|市 內通信電纜HYAT|市內通信電纜HYAC|HYA電纜|HYAT電纜|HYA電纜|HYA53
進入90年代,海底光纜已經和衛(wèi)星通信成為當代洲際通信的主要手段。我國自1989年開始到1998年底已經先后參與了18條國際海底光纜的建設與投資。其中第一個在中國登陸的國際海底光纜系統(tǒng)是1993年12月建成的中國——日本(C-J)海底光纜系統(tǒng)。1996年2月中韓海底光纜建成開通,分別在我國青島和韓國泰安登陸、全長549公里;1997年11月,我國參與建設的球海底光纜系統(tǒng)(FLAG)建成并投入運營,這是第一條在我國登陸的洲際光纜系統(tǒng),分別在英國、埃及、印度、泰國、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(qū)登陸,全長27000多公里,其中中國段為622公里;由中國電信和新加坡等地的電信公司共同發(fā)起的亞歐海底光纜系統(tǒng),延伸段正在建設,該系統(tǒng)連接亞洲、歐洲和大洋洲,在33個國家和地區(qū)登陸,全長達38000公里,采用先進的8波長波分復用技術,主干路由的設計容量高達40Gb/s,在我國上海、汕頭兩地登陸,1999年底建成開通。海底光纜承擔的洲際通信業(yè)務量逐年上升,已經超過了衛(wèi)星通信的業(yè)務量,成為現(xiàn)代洲際通信的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