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簡介
什么是光澤?
光澤是物體視覺感知的一個方面。
光澤是表面的屬性,使其具有光澤、金屬或啞光外觀。
光澤是評估表面時產(chǎn)生的視覺印象。反射的直射光越多,光澤的印象就越明顯。
光澤效果基于光與樣品表面物理性質(zhì)的相互作用。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生理評估量表。人眼仍然是評估光澤度差異的工具。然而,視覺表面控制是不夠的,因為評估條件沒有明確定義,人們的看法和判斷也不同。
光澤
此外,對外觀的主觀感知取決于個人體驗:對于紙張制造商來說,光滑的東西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可能是暗淡的。光澤度是通過聚焦反射圖像而不是聚焦表面來測量的。視力和情緒在視覺判斷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此外,重要的是我們的眼睛關注的是什么。我們通過聚焦光源的反射圖像來評估表面。為了保證可靠和實用的質(zhì)量保證,有必要用客觀、可測量的標準定義外觀。準確的外觀特征不僅有助于控制質(zhì)量,而且可以提高質(zhì)量并優(yōu)化制造過程。
光滑和高度拋光的表面清晰地反映圖像。入射光直接反射在表面上,即僅在主反射方向上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。
在粗糙表面上,光線向各個方向漫射。成像質(zhì)量降低:反射的物體不再顯得明亮,而是模糊。
散射光越均勻,主方向上的反射強度越小,表面越暗。
2) 人類在光澤上能看到什么區(qū)別?
如果測量兩種不同的涂層,人眼可以檢測到多少光澤度單位,多少單位會被視為顯著不同?
當以60度進行測量時,這些可檢測的差異取決于樣品的光澤度水平,例如,在非常粗糙的表面(可能為5GU)上測量的3.0 GU差異將被人眼看到,但在更高光澤度的涂層(可能為60 GU)上,差異將很難注意到。
確定產(chǎn)品公差的方法是通過實驗,可能是準備不同光澤級別的印刷樣品,以便向涂料的最終用戶或內(nèi)部“專家”展示。
另一種選擇是更換為20/60/85度儀器,85度光澤度計對低于10 GU@60°的光澤度差異更敏感,20度對高光澤涂層(高于70 GU@60°)的分辨率更高。使用這三個角度的優(yōu)點是光澤度差異更加相等,根據(jù)我們的經(jīng)驗,當使用正確的幾何測量時,經(jīng)過培訓的觀察者僅能看到5 GU的光澤度差異
3) 為什么要測量光澤?
在考慮產(chǎn)品對消費者的心理影響時,光澤度是物體視覺感知的一個方面,與顏色一樣重要。換句話說,“光澤銷售”光澤被定義為使其具有光澤或有光澤的金屬外觀的表面屬性。
表面的光澤度會受到許多因素的極大影響,例如拋光過程中獲得的平滑度、涂覆的涂層數(shù)量和類型或基材的質(zhì)量。制造商設計的產(chǎn)品具有的吸引力。這些例子包括:;高反光車身面板、光滑雜志封面或緞黑色設計師家具。現(xiàn)在,當產(chǎn)品突然看起來不一樣時會發(fā)生什么?客戶認為這是一個缺陷,或質(zhì)量差。使用光澤度計和良好的質(zhì)量控制實踐可消除該變量的問題。
因此,每個產(chǎn)品或不同批次產(chǎn)品的光澤水平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。光澤度也可以是表面質(zhì)量的度量,例如,涂層表面的光澤度下降可能表明其固化存在問題-導致其他故障,如涂層表面附著力差或缺乏保護。
正是由于這些原因,從汽車、印刷、家具到食品、醫(yī)藥和消費電子產(chǎn)品,許多制造業(yè)都在監(jiān)控產(chǎn)品的光澤度。我們也有用于實時光澤度測量的光澤度傳感器。
4) 光澤度是如何測量的?
光澤度是通過在表面上照射已知數(shù)量的光并量化反射率來測量的。光的角度和測量反射率的方法由表面決定。
探測器
使用光澤度計(也稱為光澤度計)測量光澤度,光澤度計以特定角度將光線引導至試驗表面,同時測量反射量。要測量的表面類型決定了要使用的光澤度計角度,從而決定了光澤度計的型號。
強度取決于材質(zhì)和照明角度。在非金屬(涂層、塑料)的情況下,反射光的數(shù)量隨著照明角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剩余的照明光穿透材料并被吸收或漫射,具體取決于顏色。
與非金屬相比,金屬具有更高的反射,并且角度依賴性更小。光澤度計的測量結(jié)果與具有規(guī)定折射率的黑色玻璃標準的反射光量有關,而與入射光量無關。此定義標準的測量值等于100光澤單位。具有較高折射率的材料的測量值可以超過100光澤單位(GU),例如薄膜。
對于透明材料,由于材料主體中的多次反射,測量值可能會增加。由于金屬的高反射能力,可達到2000 GU的數(shù)值。對于這些應用,通常以照明光的反射百分比記錄測量結(jié)果。光澤度計及其操作程序必須符合國際規(guī)定,以便能夠比較測量值。照明角度的影響很大。為了在整個測量范圍內(nèi)(從高光澤到啞光)獲得清晰的區(qū)分,使用60°光澤度計定義了3種不同的幾何圖形,即3種不同的范圍。
60°光澤度計測量的光澤度范圍:
如果半光澤-10至70 GU 60°
如果高光澤>70 GU 20°
如果低光澤<10 GU 85°
在案例研究中,13個樣品從亞光到高光澤度進行目測排序,并使用3種的幾何圖形進行測量。在曲線的陡坡中,可以清楚地測量樣本之間的差異,而在平坦部分,測量幾何不再與視覺相關。光澤度測量對于任何應用,無論您是在處理特定應用,還是需要高至啞光光澤度樣品的通用解決方案,我們都提供完整的光澤度計系列。
5) 如何選擇光澤度計?
首先需要一個約為2英寸x 0.5英寸(50 x 10毫米)的平面,以便將光澤度計正確放置在表面上。如果您的表面積較小,請致電我們,討論2 x 2mm面積的小型光澤度計。
人們現(xiàn)在必須根據(jù)產(chǎn)品的光澤來判斷它。大多數(shù)產(chǎn)品屬于半光澤范圍。有些是啞光的,設計的光澤度很低,而另一些,如金屬或汽車面漆,光澤度很高。有三種類型可以覆蓋整個光澤度范圍,即20度、60度和85度光澤度計。然而,某些行業(yè)提出了不同的觀點。這些行業(yè)是,;紙張、陶瓷、薄膜和乙烯基)。如果您屬于這些行業(yè)之一,請閱讀行業(yè)光澤計選擇。有些客戶生產(chǎn)的產(chǎn)品從非常有光澤到無光澤,那么您需要一個測量所有三個角度的通用光澤度計,或者您可能只生產(chǎn)從半光澤到非常高光澤的產(chǎn)品,而不需要雙20-60度光澤度計。
低光澤-85°
為了提高低光澤的分辨率,使用85°的掠射角測量表面。當在60°下測量時,該角度建議用于測量小于10 GU的表面。該角度還有一個較大的測量點,它將平均出有紋理或稍不均勻表面的光澤度差異。
中等或半光澤-60°-通用測量角度
必須記住,可以使用60°的標準測量角度測量所有光澤度。此60度角用作所有產(chǎn)品的參考角。那么為什么要選擇另一個角度呢?因為對于光澤,可以通過85°或20°的互補角獲得更好的測量值,通常分別用于低光澤和高光澤水平。
高光澤-20°
20°的銳角測量角度提高了高光澤表面的分辨率。以60°的標準角度測量70 GU及以上的表面通常使用此幾何體進行測量。20°角對影響表面外觀的霧度效果更敏感。20°讀數(shù)更清楚地顯示了這兩個樣品的不同光澤。
紅光瓷磚
45°光澤度計:45度光澤度計主要用于陶瓷和薄膜生產(chǎn)行業(yè)。
75°光澤度計:75度光澤度計主要用于造紙和乙烯基生產(chǎn)行業(yè)。
3Y光澤度儀提供如上行業(yè)的所有需求。
- 多種測量頭 – 便捷. 簡單. 高效
- 標準薄膜整理箱 - 放置樣品方便,節(jié)約制樣時間
技術(shù)參數(shù)
測量 | 參數(shù) |
---|---|
主要功能 | 測量塑料薄膜和片材的表面光澤度 |
光源 | 符合CIE國際照明學會對可見光譜的光澤度計算 |
測量角度 | 20、45、60、75(按需求配置) |
測量范圍 | 0-2000GU |
測量面積 | 單件測量面積大于等于9*13mm |
測量精度 | ≤0.1GU |
顯示精度 | 0.1GU |
重復性 | ±0.2GU(0-100GU)±0.2%GU(100-2000GU) |
光澤箱 | 反射率低于5%的黑洞式薄膜整理箱,符合ASTM D2457標準 |